产学研智有机融合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一批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新材料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智能管控为动力,通过技术攻关与数字化转型双向发力,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平台可以看到红旗和丰田两个车间的效率和产量情况,这两个车间加起来大概是16万米的产量,目前红旗车间平均效率是93%、丰田车间平均效率是89%……”眼下,位于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纺织科技型企业迎来生产高峰,在新疆道格拉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通过企业ERP资源计划管理、MES企业制造执行管理、工业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等系统,查看当天生产计划和生产效率
“如果没有ERP系统,我们需要人工逐台手抄每天的产量,600台织机可能需要2个小时至3个小时才能抄完。”新疆道格拉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助理余博说,“现在我们在电脑终端一看,就知道正在进行的机台停车情况以及产量和效率。”
新疆道格拉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自建成投产以来,投入1730万元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平台,将订单管理、工艺优化和设备维护等环节数字化,提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2025年1月至3月,企业生产各类坯布1500万米,产品受到江苏、福建、广东等地下游纺织企业的青睐。
该公司生产副总监鲍明说:“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才有竞争力。自推行MES系统以来,我们的效率提高了,用工也减少了,成本也降低了。”
如今像新疆道格拉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让生产设备“说话”的科技型企业还有很多。近年来,一师阿拉尔市辖区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一项项专利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气
在阿拉尔市南疆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块块预焙阳极炭块生料正被运送至熟料生产线,准备加料焙烧成熟块作为成品,供下游企业使用。不久前,企业申报的产品专利“铝用预焙阳极及其组合物”正式获批,这也让企业的预焙阳极产品一级品率和行业竞争力大大提升。
企业投产至今,阿拉尔市南疆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坚持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道路,公司每年投入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通过成立技术创新中心,着力在研发和自主创新上同步推进,通过专利申报,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应用的产品和技术,让企业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阿拉尔市南疆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文利说:“目前,公司已经取得23项专利,今年我们还有10多项专利正在申报,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和申报专利的过程中,还能促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一个台阶。”
截至目前,一师阿拉尔市拥有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15个、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涉及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目前,一师阿拉尔市正不断优化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配置,加快推动企业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鼓励辖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企业智能应用和科技创新机制,让企业主体发展更具活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