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第一师中级人民法院高效调解一起农民工跨省讨薪案件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02 11:50:50 浏览次数: 【字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日,第一师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涉及多名农民工跨省讨薪案件,并通过电话调解的方式,在开庭前即成功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让10位农民工顺利拿上了十五万余元的辛苦钱。



案情介绍


2023年4月,某建设公司雇佣10名农民工到工地上从事钢筋工作,工作完成后,该公司向10名农民工支付了部分劳务报酬,剩余十五万余元劳务报酬迟迟未支付,多次讨要无果后,无奈之下遂将该建设公司诉至法院。一审判决后,某建设公司又上诉至第一师中级人民法院。


法院调解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该案涉案人数多,且系外省农民工欠薪纠纷,农民工往来极为不方便,诉讼成本也很高,农民工的工资不仅是劳动报酬,更是他们维持生计的基本保障,事关个人权益和家庭生活,更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为减少双方的诉讼成本,保障10名农民工能尽快拿到劳务报酬,承办法官决定先采取电话沟通及远程线上调解的方式来化解这起劳务纠纷。在最初的沟通过程中,这十名农民工情绪极为激动,均表示拒绝调解,语气愤怒地向法官说道:“我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老小全靠这些辛苦钱生活,活都干完一年多了,工资到现在都没给我们,我们天天去他们公司要钱,他们总是找各种理由拖延,调解只是拖延时间,我们不愿意……”。承办法官听后,先通过释法说理的方式安抚农民工情绪,告知其相关法律规定,向其保证“法院一定会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随后又向其分析调解在诉讼成本及后续执行上的利弊。在一番充分沟通后,10位农民工转变了态度,表示“相信法院会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愿意配合调解。”

此后,承办法官又通过电话联系到某建设公司负责人,向其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明确告知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后果及对其公司后续经营将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法官的严词劝说下,某公司负责人认识到其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不当,并表示最晚在三月底前将剩余十五万元劳务报酬支付完毕。至此,该起跨省农民工讨薪案件成功妥善化解。

下一步,第一师中级人民法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聚焦农民工权益保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守护好农民工的“钱袋子”,在彰显司法“温度”与“速度”的同时,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终审: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