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第一师阿拉尔市司法局精心绘制法治“路线图” 共建共享治理“新模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18 14:32:3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司法局着力推进法治建设向基层延伸,“弘扬法治精神 形成法治风尚”为目标,实现法治建设进程的整体推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推进法治师市建设,全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筑牢基层法治建设根基,为师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突出法治功能,擦亮纠纷化解“金名片”。

一是树牢“人民为中心”思想,打造名品“调解超市”。有效整合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组建师市信访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6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在阿克苏、金银川、阿拉尔3个垦区人民法院建设诉调对接中心,落实专职调解员坐班调处纠纷,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打造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新模式,让群众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二是深耕“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争议多元化解全面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行政资源的优势积极推进“阳光复议”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工作导向,加大行政争议案件的复议调解力度,防止矛盾纠纷“上交”或者流向信访诉讼提高行政复议案件调撤率,降低一审行政案件败诉率。

是借力“司法+网格”模式,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密结合“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发挥与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合力,为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提供硬核支撑。深度融合网格调解员对于连队(村、社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上门走访给群众解难题、调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减震器”和“稳压阀”的功能,实现“1+1>2”的功效新突破。截至目前,师市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374个,选配人民调解员2080人,建立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206人,实现师市、团镇(乡)、连队(村、社区)调解组织全覆盖。

二、树立法治理念,拓展基层普法“宣传圈”。

一是领航司法行政主旋律,奏响“八五普法”新乐章。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有重点地培育国家级、兵团“民主法治示范连队(社区)”。同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化,通过建立法治文化公园、法律便民书屋、“模拟法庭”等形式,塑造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品牌成功打造南疆首个法治公园,建成19个宪法文化阵地,将法治宣传与休闲公园相结合,让法治文化厚植师市

二是传播法治宣传最强音,让法“飞入寻常百姓家”。将新媒体作为普法主渠道,通过丝路视讯”、一师阿拉尔司法微信公众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司法局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出普法栏目,充分运用微视频、歌曲、漫画、快板、小品、抖音、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实现“趣味+法治”两不误。

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形成普法“大合唱”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会前学法、集中读法、任前考法、年度测法”的学习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明晰普法“责任田”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多管齐下,放大普法宣传叠加效应,引导群众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三、强化法治保障,绘制法律服务路线图”。

一是以法治化最优为抓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出台加快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畅通法治服务“绿色通道”,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包联制度、企业法治体检等专项行动,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师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是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敲开司法为民最后一扇门。推进“数字法治”信息化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开发面向全师市提供法律服务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移动应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办”“指尖办”“随身办”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点对点”精准的法律服务。

三是以专业化服务保障实现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围绕“法治强”这一目标围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优势,整合法治资源,积极参与项目推进协调谈判、政策合同审查、问题纠纷协调等活动,为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打造兵团南疆中心城市贡献法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