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 担当作为推动甘草产业健康发展
近日,新疆阿拉尔新农甘草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农甘草)车间内温度比室外要高出许多,但各班组的员工们都在岗位上争分夺秒、干劲十足,按照预定的生产计划有序的进行着作业,忙碌的身影与轰鸣的机器构成谐美的乐章,而这一派欣欣向荣的背后,是一路走来的坚信与坚持不懈的努力。
新农甘草隶属新疆塔里木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359),位于新疆塔里木河畔,生产甘草浸膏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先后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整条产业链GMP改造,其中“红柳”牌甘草系列产品相继取得《中国名优品牌》证书,被授予《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中国著名品牌》,主要销往国内46家制药企业,并远销印尼、台湾、香港、日本等地。
2023年以来,新农甘草紧紧围绕节本降耗、加快推进技改项目进行经营,树牢市场意识,全面落实年度经营目标任务,集中力量和精力做实生产和销售。通过新农开发党委和新农甘草一班人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新农甘草生产和销售情况都比以往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扭转了此前亏损的局面。
旗帜领航践初心 勇担使命显担当
年初以来,新农甘草党支部围绕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30项重点任务,勇担责任,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一是在厂区设立甘草种植示范区,打造花园式企业,创建“甘草基地党旗红 甜蜜事业助发展”党建品牌,同时在示范区设立党员先锋岗6个,坚持把党建与公司治理相互融合、一体推进。二是积极开展“党建+助力生产经营”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其中,抢晒甘草渣17次,挽回公司生产原料200余吨,减少了公司生产损失。在公司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及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装车3次,装车发货共计60余吨。
据新农甘草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马海涛介绍:“由于多方因素,导致今年甘草原材料紧缺,我们在新农开发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一方面在厂区设立甘草种植示范基地,从甘草播种、除草,到后期的管理环节,我们做到了党员带头干,一级带着一级干。另一方面在党支部的号召下,公司党员干部迅速行动,不畏酷暑,克服离家远、回家难,冲锋在最前沿,到各地收购人工种植甘草,抢抓甘草采收的最佳时期,为今年甘草制品的生产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新农甘草荣获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师市唯一一家制药企业,公司采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连续动态负压浓缩真空干燥法,提高了甘草系列制品提取工艺水平。公司坚守“品质优先,客户至上,创造价值”的企业宗旨,配备有研发中心,拥有多台大中型现代化实验仪器,具备各类甘草产品的检测能力,严格把好了产品质量关。近年来,公司先后与浙江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开展了甘草项目科研合作,发挥科技人才力量,进行了相关工艺指标的专利申请等工作。
走进车间,映入眼帘的主控室犹如整个生产线的“智慧大脑”,让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精准化。新农甘草主控室工作人员严巨会说:“我们车间的所有设备都是全自动的,设备的运行情况在电脑上一目了然,如果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我们就会立即通知工作人员快速处理解决,以保障生产‘不断档’。”
打造特色“甘味” 提升企业竞争力
公司多年以来致力于甘草的提取与销售,经营范围有限,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近年来市场对甘草饮品、甘草切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司将大力推进特色“甘味”产品,更好地做活做长甘草。2023年新农甘草在武汉建立销售中心,扩大经营范围,建立销售奖惩机制,鼓励库存商品销售。
新农甘草副总经理刘水根说:“今年我们有幸参加了API China展会和CPHI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确实开阔了视野,也通过参展为契机,大力宣传了公司“红柳牌”品牌形象,未来我们要抢抓机遇,打造特色甘草制品,乘势而上,加强互联互通,在做好国内业务的同时,也要切实有效地推动国际贸易合作,打通国内市场,拓宽国际市场,加速迈向国际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精准技改创新 激活提质增效“新引擎”
目前,新农甘草拥有三大车间,多条规模化、自动化的加工生产线,生产能力强。今年,新农甘草立足管理、技术及思维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生产中的难点、堵点,并以此为突破口,精准实施技改创新。
近日,公司对三号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在提升生产产能的同时,不断满足客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目前,三号车间技术改造项目如期完工,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此次车间技改项目增加了炒膏锅、提取罐等生产设备,对现有的设备系统和工作区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增加配套附属设施,共计投入600余万元。这些技术改造,弥补了原有生产上的不足,既确保了设备可靠性、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当前正在试运行阶段。公司将在后续生产中充分发挥此次技改项目的作用,做到“降本促产 提质增效”,推动公司生产向好向快发展,为师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文图:张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