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齐心 共抗疫情
——一师八团一连打造“无疫连队”侧记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一师八团一连“两委”委员带头垂范,坚守关键岗位;党员主动请战,奋战防疫一线;群众积极参与,吹响全员防控号角。全连形成了“两委”、党员、群众三方齐心、共抗疫情的良好局面,共同筑牢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铜墙铁壁,全方位打造“无疫连队”。
“两委”带头垂范,坚守关键岗位
疫情期间,特别是当前发生在乌鲁木齐市的这一场疫情,正值农忙季节,突然之间阿拉尔辖区也按下了“暂停键”。在这期间,一连共有6名“两委”委员带头垂范,坚守在疫情防控关键岗位,奉献着力量,在疫情的阴霾下为连队居民撑起了一片清朗的天。
作为连队党支部书记、指导员的龙雨涛有着极强的政治责任感,立即转变工作重心,召集连队“两委”委员商议部署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龙雨涛说:“师市党委副书记、副政委梁邦国挂钩我们连队,他经常督促指导我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决不能给师市领导‘丢脸’、给团党委‘丢脸’,一定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龙雨涛织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网,做好疫情防控全盘工作,带头在营区做宣传劝导工作,在路口布置疫情防控检查站,督促检查“两委”委员严格落实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管控和居家物资保障。
“隔离期间,多亏了小刘跑前跑后,要不我家三口吃饭都成大问题。”连队退休职工彭中印一家因从乌鲁木齐返家医学观察,在解除观察后,他握着“两委”委员刘杰的手激动地说。刘杰负责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管理和物资保障工作,每天早、中、午至少三次跑到医学观察人员家门口检查相关情况,并及时为他们配送物资。
当前,一连专门配备了一辆物资保障车辆,由连队“两委”委员黄克申负责连队居民的物资保障工作。每天,黄克申汇总全体居民的物资需求,对接物资保障车,满足居民日常柴米油盐需求,保障生产生活物资及时到位。
陈雪是一连唯一的一名女性“两委”,负责职工回连务农的报备工作。当前正值农业生产关键阶段,在保证疫情严格管控的基础上,农业生产也不能放下。居住在团部的职工有重要农事工作,就会向她报备审核,每日统一汇总后报上级部门备案,做到疫情期间农业生产工作人员外出有序可控、安全出行。
“你好,请您出示通行证明并测量体温。”“两委”委员魏晋孝和鄢宝玉一直坚守在连队疫情防控检查站。他们每天不厌其烦地对过往车辆和人员测温、检查、登记、劝返并消毒。与此同时,对有情绪居民一遍遍不厌其烦讲解,直至得到居民理解。
党员主动请战,奋战抗疫一线
“疫情当前,我是党员,我就应该先上。”八团一连每个党员都践行了这句话。
潘小渝是一名普通党员,疫情发生以来,他多次与龙雨涛联系,主动要求参与连队封控和网格化巡逻工作。他在电话里说:“这次疫情就发生在‘家门口’,我作为党员,不能什么事都不做,连队有什么活尽管安排。”
卡点的帐篷经过风吹日晒有些不牢固了。党员梁书凡看到了,便自告奋勇从家中拿来各种工具主动加固,被大家夸奖为“缝补小能手”;入党积极分子曾学海主动要求为连队驾驶物资保障车,每天负责运输生产生活物资;退休老党员王新芝主动要求值勤,继续发光发热做贡献。
疫情来势汹汹,让党员们不容多想。他们主动请缨,并由龙雨涛安排,在“两委”委员带领下,按照分工,参与每日值勤、物资配送和统计等工作。特别是值守点,他们对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消毒、测温......每一个程序都做得有板有眼。
群众积极参与,全员齐心防控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从戴口罩防传染、少出门不聚集,到基干民兵参与物资保障志愿服务,再到居民自发捐资赠物资给一线,八团一连所有居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一起抗击这场疫情。
之前,许多群众对抗击疫情麻痹大意,出门不戴口罩、家门口扎堆聚集,这种现象屡禁不绝。在“两委”委员和党员的不断监督劝导和宣传下,连队居民慢慢自觉地形成了戴口罩、不扎堆的好习惯。熟人见面也会自觉的保持2米的安全社交距离。同时,对于连队所有的抗疫措施,居民们都能够积极主动配合。他们纷纷表示,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作为普通群众,积极配合连队防疫,就是对抗击疫情的最大支持。
起初,连队的物资配送和卡点执勤工作全是“两委”委员和党员在干,许多党员年龄偏大,工作有些吃力。这些付出,群众都看在眼里。渐渐地,王春生、曾学海、邓军等基干民兵主动成立抗疫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自身年轻力壮的优势,哪里辛苦到哪去,哪里需要到哪去,获得了一连群众的一致好评。
抗疫期间,连队有了许多温情瞬间。有的居民给抗“疫”一线人员送去刚从地里摘的瓜果转身就走;有的居民做好事不留名;有的居民亲朋好友不能外出主动帮助干农活等场景在一连经常发生。
八团一连上下齐心,每个人都在为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