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 | 三团文化润疆细无声 笔墨歌颂新时代
近日,一师三团图书馆正在举办书法培训,在书法老师的辅导下,学员们从书法基础知识入手,围绕笔法、字法、章法三要素进行一对一指导,引导学员们在选好帖的基础上,认真对临,硬笔软笔交叉综合练习,并从楷书入手,而后拓展隶书、行书、草书等。
三团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持续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润心、以书法促融,增强各族职工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三团图书馆,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随处可见。喜欢书法的各族职工群众可随时挥毫泼墨,练习书法,学员们在练习书法中指实掌虚,轻重徐疾,同中求异,道法自然,用文化滋养润泽灵魂。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三团图书馆,有些从未握过毛笔的孩子,在图书馆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示范中,孩子们慢慢对书法产生广泛的兴趣,认真书写的毛笔字映在宣纸上,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将传统文化的种子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播撒进了各族学生的心田。
学习书法要学会执笔,大指食指对着捏,中指向里顶勾天,无名指头向外顶,小指帮忙不要歇。实掌虚虎口开,腕平掌竖笔直立,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在练习书法的八年级学生史杭说。
史杭,初二(3)班学生,13岁,连续三年在学校获六一儿童节期间举办的书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三团图书馆练习书法的还有,梁毅超、宋彦茹等学生。梁毅超初一(4)班,12岁。梁毅超8岁开始写毛笔字,对写毛笔字天性喜欢,也特别敏感,找到感觉。宋彦茹五年级(3)班学生,练习毛笔字只有2年,写字规范、掌握笔法进步快。
三团图书馆负责人王智勇介绍,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要在“润”字上下功夫,潜移默化、浸润感染,文化润疆润物无声,把中华文化蕴涵的优秀思想和理念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