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最美家庭”故事 争创“五好家庭”文明
她,在平凡之路上,踏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在西部这片热土上,写下了最美诗篇。她奋斗在希望的时光里,留下了无数温暖瞬间。一起来看,杨红梅的动人故事。
1990年,杨红梅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志愿来到十四团一连建设美丽兵团,至此开始了扎根“大漠前哨”、勇当“屯垦尖兵”的故事。30多年来,她把绚丽的青春时光毫不保留的献给了自己所从事的兵团屯垦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杨红梅和丈夫刘道新是十四团一连退休职工,夫妻俩退休后在十四团塞上明珠小区开了家爱心超市,几十年如一日,始终牢记党员使命、一腔热血为民服务。她把“以德为本、奉献当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丈夫刘道新的鼎力支持下用点滴小事汇聚成大爱无疆。
十四团一连雷国亮老人从未成家、无儿无女。1993年2月,连队看老人孤苦便给其安排了一间房子,成了杨红梅的邻居。杨红梅两口子得知老人的情况后便主动承担起老人的一日三餐、日常家务、生病住院,这一照顾就是7年。1999年,83岁高龄的雷国亮老人在微笑中停止了呼吸,杨红梅亲自为老人擦身,换上寿衣入殓,和连队干部职工一起扶棺将老人送到公墓,大雨中的杨红梅泣不成声,因为这些年来她早已将老人视为自己的亲人,而这种无私的点滴小爱也让她更加坚定、义无反顾。
2015年5月得知团部要开办党员爱心超市,杨红梅积极报名参与,同年9月,爱心超市正式挂牌,退休的杨红梅在塞上明珠小区开起了“杨大姐爱心超市”,超市内所卖的日用品一律低于市场价,不为盈利,只为服务身边群众。不仅如此,杨红梅家里的冰箱常常储备着很多的饺子,无人照看的小孩、独自居住的老人她都会时不时送去一些饺子,这些琐事逐渐使她成为了大家心里的杨奶奶、杨大姐。
2020年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疫情来势汹汹、防控十万火急。在得知社区工作人员因为疫情防控而不能回家后,66岁的杨红梅主动请缨到社区为大家做饭,确保工作人员有口热乎饭吃。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塞上明珠社区收到了杨红梅送来的1万元捐款和1000元特殊党费,同时又为疫情卡点执勤的民辅警和医护人员送去20箱牛奶和两箱火腿肠。她说:“我是共产党员,在这样艰难时刻我能做出自己的贡献,也算是为国家贡献一点力量。”
2010年至2022年期间,杨红梅在丈夫刘道新默默付出、无怨无悔的支持下陆续缴纳了13000元的特殊党费,同时把获得的各类奖金全部捐出,个人捐款达25000元,这些捐款最终用于慰问团里的贫困党员、职工和学生。他们的事迹在团里广泛宣传,影响着青年一代,杨红梅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十四团妇联为了表彰杨红梅刘道新夫妇,特授予她们2022年度“五好家庭”荣誉称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