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健康提示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
许多人已经计划好旅游出行。
为确保广大市民健康安全过节,
师市创卫办、卫健委、疾控中心温馨提示:
大家在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时,
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增强预防疾病意识。
注意户外出游安全,安全健康有序出行。
1.预先规划行程
在出行前,请务必做好行程规划。了解目的地的天气、交通、景点等情况,合理安排行程,避免在高峰时段出行,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安全隐患。
2.了解健康状况
在出行前,请关注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有慢性疾病或其他特殊需求,请提前咨询医生并携带足够的药品。确保身体状况良好,以应对旅途中的各种挑战。
3.避免疲劳驾驶
驾车出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系好安全带,长途自驾要保持精力充沛,驾驶员要保证休息时间,睡眠充足,长途行驶的,最好有多名驾驶员,切莫疲劳驾车。
4.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目前正处春夏交际之时,天气变化很快,要警惕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等。
(1)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新冠病毒感染、水痘、流腮、麻疹等,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新冠疫苗更应该主动“补齐免疫水平差距”,尤其是未感染且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和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
(2)如果发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时,建议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自我抗原检测,避免带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出门建议戴好口罩。
(3)出行旅游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形势,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在旅途中,做好个人自我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坚持勤洗手、科学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自觉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
(5)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尤其是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属于脆弱人群,应加强老年人健康监测,出现症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出行时,请携带常用的急救药品和个人所需的特殊药品。如创可贴、感冒药、止痛药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 同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发生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时应密切关注,如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减少与他人密切接触。可根据个人需求,携带防晒霜、防蚊液等防护用品。
6.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由粪便排出病原体并再次传染他人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粪-口传播是这类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常见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伤寒和副伤寒、手足口病、甲肝、戊肝、阿米巴痢疾等。
(1)经水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直接饮用或使用被污染的水能够引起感染。
(2)食品传播: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被病原体污染,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能够引起感染。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被污染的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也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4)昆虫传播: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机械携带,污染食物或环境,也能造成肠道传染病传播。
肠道传染病患者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部分可伴有发热、头痛、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因感染的细菌、病毒及个人体质而异,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建议在外用餐需谨慎,注意饮食安全、饮水安全。到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馆就餐。尽量避免食用生冷、未熟的食物,以免食物中毒。同时,注意饮水卫生,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生水。倡导“公勺公筷”“分餐制”等健康生活方式,杜绝浪费。
7.户外游玩 注意安全
注意防蚊虫措施,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必要时使用驱虫蚊剂,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应尽量避免在昆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不招惹来历不明的猫狗,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一旦被咬伤抓伤,应尽快清洗并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在山区、河谷等区域要做好防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安全风险。关注当地有关安全提示,及时应急避险。
8. 避免高风险活动
在选择游玩项目时,请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避免参与高风险活动。如攀岩、跳伞等极限运动,以免发生意外。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活动,确保安全。
9. 注意防晒防暑
在户外活动时,请注意防晒防暑。涂抹防晒霜、戴帽子和墨镜等,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中暑。
10.预防意外伤害
驾车时要遵章守法,系好安全带,不酒驾毒驾、不疲劳驾驶、不超速驾驶,开车谨慎服药;骑行时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注意避让车辆,不乱穿马路,按交通指挥通行。家长应教育孩子居家不攀爬阳台、窗户或其他高处,避免坠楼,要加强对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幼儿的看管,做好儿童防烫伤、安全用电、不玩火、火灾逃生等安全教育。游玩时不到未开放的景区游玩,外出应注意防护避免中暑、淋雨等;家长要教育监督孩子不随意攀爬高处,避免坠落、跌倒;在景区游玩注意防止触电,提醒防火意识,远离火灾威胁。
11.预防溺水
预防溺水做到“六不”:不能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生人员的区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要盲目下水施救。
12. 紧急应对措施
在旅行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请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医疗机构和紧急救援服务,以便在需要时寻求帮助。此外,与家人或朋友保持联系,分享行程和实时动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