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返回主站 欢迎来到 第一师阿拉尔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爱国卫生运动”专题

“寒露”又遇“高血压日” 专家教你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0 13:08:42 浏览次数: 【字体: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也恰逢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生露凝,故称“寒露”,寒露是进入深秋的标志,是天气由凉爽到寒冷的转折,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寒气渐生,昼夜温差较大。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病科行政副主任、高血压研究所执行主任、副主任医师刘鸣表示,这种气候变化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更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需要注意“寒露养生”。

寒露节气后,养生需注意五大重点

一是重保暖。“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寒露后应注重足部保暖,防止寒从脚起。刘鸣表示,高血压患者尤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即使是锻炼也应在日出后气温升高时,避免受寒冷空气刺激发生血管痉挛而引起血压剧烈波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秋冻”一说并不适用于老人、儿童等体质较弱人群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二是勿憋尿。刘鸣表示,寒露节气后,天气渐寒渐燥,很多人会在睡前大量饮水,一方面会导致起夜频率增加,另一方面不少人也会在夜里或凌晨感到尿意,但由于天气寒冷懒得起床,下意识地憋尿,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憋尿可能会引起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紧张,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且在长时间憋尿后,也不宜突然用力排尿,这样易诱发排尿性晕厥。

三是长睡眠。寒露节气后,昼短夜长,睡眠时间也应作相应调整。早睡早起,尽量不要熬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四是清饮食。秋意渐浓,“燥”邪当令,刘鸣提醒切忌盲目进补,饮食宜清、甘、淡、温、润,不妨多食银耳、百合、山药、枸杞、莲藕、萝卜、荸荠、芝麻、沙参等滋阴润燥的食品,少吃辣椒、生姜、花椒等辛散、香燥、熏烤之物。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宜食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柚子等水果。早上起来应该吃一些温热食物,如热粥,粳米、小米等,均有较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又如百合银耳粥、沙参枸杞粥等亦是佳品。

五是畅情志。保持良好心态,可以通过登高、赏菊、观枫、秋钓等户外活动,适当宣泄积郁之情。

预防高血压,教你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高血压报告》指出,高血压正影响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全球高血压患者在过去30多年间翻了一倍。放眼全球,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普遍偏低,而这种“三低”情况在我国也较为明显。

刘鸣介绍,健康生活是预防高血压和高血压治疗中重要的“基石”,改善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高血压患者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调整生活方式:

一是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日,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并建议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二是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减轻体重,男性腰围宜控制在90cm以内,女性腰围宜控制在80cm以内。

三是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根据自身条件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同时适当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四是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戒烟,包括卷烟和电子烟。

五是戒酒。大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高血压患者戒酒。

六是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的心理干预治疗。

 责任编辑:任全慧



终审:创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