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洗手,越洗越脏!
洗手,被公认为是预防相关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一双不洗的手能有多脏?
每个指甲缝内有4.5~5万个细菌,手掌上1平方厘米的范围能聚集3500~4500个细菌,其中包括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一定条件下可致病。
越洗越脏的几个误区
1.洗手时间不足
七步洗手法要求每个步骤不少于15秒,如果每次洗手都草草了事,那么去除有害病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2.洗手后再次污染
(1)在家庭中应避免共用毛巾,擦手毛巾也要定期清洁消毒,避免毛巾上滋生细菌导致“越擦越脏”。
(2)在公共场所洗手间不建议使用烘干机吹干手,因为烘干机如果没有定期消毒,容易滋生细菌,会导致洗手后再次污染。
(3)洗手后随意在衣服上擦拭,导致再次污染。
(4)有条件可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
3.戴手套不可以代替洗手
随着手套佩戴时间的延长,手部病原菌就会在潮湿且温度适宜的手部皮肤表面迅速增殖,并通过手套的渗漏而污染环境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因此,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正确的洗手姿势
1.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
2.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七步洗手法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5.擦干宜使用纸巾。
如若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如免水洗手消毒凝胶、免洗洗手液等),也应遵循七步洗手法。
责任编辑:李旸
终审:创卫办